成都市双流区辖区涉及职业危害生产经营单位986家,其中小微企业716家,职业卫生“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一现状,该区主动介入、贴心服务、精准监管,创新“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自主、中介服务”的工作方法,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职业卫生治理,有效促进了全区职业卫生工作持续向好发展。
一、以产业集聚区或企业相对集中的镇(街道)为对象,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2013-2016年,区委、区政府连续4年把职业健康体检纳入民生工程计划,持续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强力推动,4年累计1990余家企业40240人参加了职业健康体检。以此为突破口,我们采取公开招标、合同约定等形式累计投入437万元,陆续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主动监测、职业卫生预控服务系统建设、行业企业专项治理(皮革制鞋、汽车维修、食品饲料生产加工、商品混凝土、家具制造)等方面引入社会化服务。在区委、区政府的示范带动下,全区有4个行业主管部门、4个企业集中的镇(街道)、1个园区管委会分别聘请了安全生产专家为本行业(辖区)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一体化日常检查、专项整治、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撑。截至2016年底,全区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2%,年度检测率达到87%,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90%,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基本合格率达到81%,预控服务系统上线率达到93%。
二、以职业危害严重及以上的行业企业为主要对象,推动“企业购买服务模式”
结合区域内皮革制鞋、家具制造行业企业多,劳动力密集、职业卫生隐患大的实际开展专项整治,重点就该类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生产车间工程防护及员工个体防护、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卫生培训等重点事项,是否依法依规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转,由职安科牵头,法规宣传、执法大队双管齐下,以有效的行政监管促进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相关工作落实。2016年,全区547家企业与中介机构签订职业卫生服务合同,186家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基本合格,547家企业完成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或现状评价,12996名接害职工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覆盖面均达到了90%以上。
三、以出租厂房及多租赁户的主体或单位为对象,推动“三方联动共促模式”
针对彭镇、九江街道辖区自建厂房多,1个厂房入驻多家小微企业的现状,区安监局采取由政府协调服务标准,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以较低的收费标准,房东、企业自主与中介机构签订服务合同,出资购买专业化服务。变色龙家私厂区、阳光明珠厂区共有12家生产经营单位,均按此种模式完成了职业卫生相关工作,既落实了《职业病防治法》要求,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员工的身心健康也得到了保证,取得双赢的良好效果。
四、以行业企业协作组为对象,推动“行业群组互学模式”
区安监局建立了皮革制鞋、家具制造行业企业QQ群,利用群内各企业技术和管理的集聚优势,利用年度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时机,组织开展小交流、小研讨、小总结、小通报等“四小”活动,通过企业自查、组内互查、组间互查等活动,实现职业卫生资源共享与互补。九天家私、康凤鞋业等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成为行业企业的标兵,在全区同类企业起到了引领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