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中国应急管理报》第三版
创新形式,让群众喜闻乐见
主题情景剧、互动体验区、歌舞说唱、打卡留念……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的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主场活动,生动展现了什么叫做“形式多样”和“喜闻乐见”。
好内容要以好形式呈现,安全宣传尤其如此。一个专业的安全知识点、一项严谨的逃生技能,经过多样性、趣味性、新颖性“包装”,很容易成为全场的焦点,吸引群众主动参与。
以丰富的内容、别样的演绎,推出一个个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宣传活动,既是今年“安全生产月”的一大亮点,也是长期安全宣传经验的积累和转化。
风险无处不在,要安全就得约束自我,守规矩、遵规章。就多数人而言,对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的接受意愿并不高。不少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安全生产的主角,很多时候都选择当“看客”。比如有人看见安全宣传资料就毫无兴趣,听到安全知识宣讲就无精打采。如何让安全知识成为“香饽饽”,人人争相学习、主动传播?一个重要手段是,要在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群众“喜闻乐见”为努力方向,以群众的需求为选择标准,而不是搞“填鸭式”灌输。
越来越多的地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将“引导公众做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作为安全宣传的首要原则,通过各类接地气、易接受、有创意的安全宣传活动,推动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如用本土方言演绎的评书、温暖贴心的“敲门行动”、蕴含安全元素的文创产品等,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接受度瞬间拉满。
多样的形式,不应该仅是安全宣传的装饰,更应该成为今后开展安全宣传的着力点、催化剂。找准了安全宣传的门道,自然能提升安全宣传质效。(毛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