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监督管理局 > 新闻中心

成都市双流区政府安办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期间致广大市民居家消防安全小提示

来源:     阅读次数:90     发布时间:2022-09-02

全区广大市民朋友:

大家好。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以最快速度实现“动态清零”,在全体居民原则居家的情况下,为切实做好居家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防止电气火灾等事件发生,向您作如下温馨提示。

                                                                                                                  成都市双流区政府安办                          

                                                                                                                       2022年9月1日


1  家中常见火灾隐患


隐患一:电器故障引发的火灾

微信图片_20220902150406.png

部分家庭客厅、卧室有很多接线板,而且对接线板的最大承受负荷没有注意,插头插满插座,容易造成接线板负荷过大,引发火灾。

隐患二:用火不慎导致火灾

微信图片_20220902150534.png

厨房煮饭时,长时间无人看管,会造成锅内饭菜干烧,从而引发火灾。

燃气管道、灶具老化破损,发生燃气泄露,遇到明火,可能会引发燃烧甚至爆炸。

隐患三:堵塞生命通道的危害

微信图片_20220902150605.png

有些人会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梯间,这既影响通行,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一旦发生火灾等险情时,作为生命通道的安全出口被堵塞,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部分人喜欢将杂物堆放在楼梯间,一旦发生火灾会有助于火势蔓延,产生大量毒气,影响人员逃生!

隐患四:注意隐形杀手

家中如果有人抽烟,未熄灭的烟头被丢弃后,一般能继续燃烧一到四分钟,这段时间,足够引燃许多易燃物品。

许多人在使用电吹风、电熨斗等电器时,不注意及时关闭,会随手一放,如果有衣服、毛巾等物品覆盖,会在短时间内引燃,造成火灾。

微信图片_20220902150635.png


那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家庭火灾发生呢?


用电安全篇

微信图片_20220902150746.png

要经常留心电器线路,防止因线路老化破损,而造成短路漏电等现象。

微信图片_20220902150810.png

电器线路不可私拉乱接,超负荷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电器插头松动时应及时检修,电器使用后应及时拔掉电器插头。

微信图片_20220902150837.png

使用大功率取暖设备一定要注意,切不可烘烤衣物。

微信图片_20220902150904.png

电吹风切不可长时间使用,不要遮盖出风口,以防发生火灾。

微信图片_20220902150925.png

电熨斗在使用过程中不可离人。


用火、用气安全篇

微信图片_20220902150946.png

燃气管道请定时进行检查,若发现漏气请专人立即进行更换。

微信图片_20220902151005.png

厨房是家庭火灾的高发区,做饭时需要有人看守,切不可离开太久。

微信图片_20220902151035.png

油锅起火切不可用水直接浇灭,应该用锅盖或者湿毛巾进行盖灭。

微信图片_20220902151057.png

烟头不可以随意乱放。

微信图片_20220902151114.png

打火机等火种工具不可以随意乱丢。尤其是有小朋友的家里,小朋友更不可以随意玩打火机打火石等火种工具。

微信图片_20220902151138.png

要及时清理家中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把危险物品放在取暖电器旁。


疏散逃生篇

微信图片_20220902151158.png

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不可以停放在消防通道内。

微信图片_20220902151218.png

请勿在消防通道等公共区域处堆放杂物。


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

微信图片_20220902151239.png

电动自行车火灾多发易发,切勿将电动自行车推至家中充电。

请把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指定的集中充电场所,不可在室内、楼道、门厅等区域停放充电区域停放。


消毒安全


酒精可有效消毒,也易引发火灾!

防疫期间,使用消毒酒精时要注意安全,酒精属于易燃物品,使用时应做到:不宜大量囤积,最好使用小瓶酒精,使用时注意房间通风。使用酒精时不要靠近火源热源,如灶台、打火机、暖气等。


疫情防控关乎您和家人

及全社会的健康安全

在疫情防控期间

请注意日常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为家人和孩子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